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权财巅峰,从第三次离婚开始高升 > 第2096章 不可告人

第2096章 不可告人(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与高文军有关的细节。

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在他眼中不再是毫无意义的符号。

而是指向真相的线索。

每当发现一笔可疑的资金往来,他都会兴奋地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

笔尖在纸张上摩挲,发出“沙沙”的声响。

然后继续深入挖掘。

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微微点头,像是找到了一丝关键的线索。

内心的喜悦在不经意间流露。

嘴里还不时地喃喃自语。

仿佛在与这些数字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了几笔数额巨大的资金流向一家看似普通的空壳公司。

这家公司的注册信息模糊。

且与高文军的私人账户有着频繁的资金往来。

林启铭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他知道。

他立刻将这些发现详细地记录下来。

同时开始查阅相关的公司注册资料和税务信息。

试图揭开这家空壳公司的神秘面纱。

他的手指在鼠标上快速点击。

打开一个又一个网页,眼神在屏幕和笔记本之间来回切换。

每找到一份有用的资料,他都会如获至宝般仔细研读。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发现这家空壳公司注册地址居然是一个废弃的仓库。

法定代表人是一个从未听说过的名字。

而且公司的经营范围与实际的资金流向严重不符。

他决定进一步调查这家公司的股东结构和资金来源。

他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了一些曾经与这家公司有过业务往来的人。

然而这些人要么对公司的情况一无所知。

要么刻意回避他的问题。

这让林启铭的调查陷入了困境。

但他并没有放弃,他深知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有可能接近真相。

他重新梳理思路,从公司的交易记录入手,试图找到新的线索。

他花了大量时间,在各类商业数据库中搜索与该空壳公司相关的交易记录。

终于,他发现这家空壳公司在短短几个月内。

有几笔资金以“咨询费”的名义流入了一家看似普通的小型咨询公司。

林启铭顺着这条线索深挖下去。

发现这家咨询公司的办公地址竟然是一个居民楼。

而且公司的网站简陋得只有寥寥几页。

页面上的信息模糊不清。

除了简单的公司介绍和联系方式,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

他尝试联系这家咨询公司。

电话那头却始终无人接听。

听筒里只有单调的嘟嘟声,仿佛在宣告着调查的艰难。

林启铭没有气馁,他通过社交平台找到了这家咨询公司的一个员工。

经过一番软磨硬泡,这个员工终于透露——

公司实际上只是一个幌子。

主要业务就是帮助空壳公司转移资金。

具体幕后老板是谁他也不清楚。

但每次交易都是通过一个神秘的中间人联系。

林启铭如获至宝,他详细记录下这个员工提供的信息。

准备顺着这条线索继续追查下去。

他仔细询问这个员工关于中间人的特征和联系方式。

员工回忆说中间人每次都是通过加密的聊天软件联系。

林启铭意识到,这个神秘的中间人很可能是整个腐败链条中的关键人物。

另一边,陈俊辉来到王勇刚常去的一家咖啡馆附近。

找了个隐蔽的角落坐下。

这个角落被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遮挡。

既可以清楚地看到咖啡馆的门口,又不容易被发现。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咖啡馆的门口。

像一只警惕的猎豹盯着猎物的洞穴。

过往的行人来来往往,脚步匆匆。

车辆川流不息,引擎声、喇叭声交织在一起。

但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咖啡馆的动静上。

外界的喧嚣仿佛与他无关。

街边的店铺播放着嘈杂的音乐。

人们在街头谈笑风生。

可陈俊辉的世界里只有眼前这扇咖啡馆的门。

以及即将出现的关键人物。

不知过了多久,正当陈俊辉以为自己将一无所获。

打算离开这里的时候——

他看到王勇刚走进了咖啡馆。

身后还跟着一个神色慌张的男子。

那男子不时地左顾右盼,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脚步急促而慌乱。

仿佛身后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在追赶着他。

陈俊辉心中一紧,他悄悄靠近咖啡馆。

脚步放得很轻,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他不断提醒自己要冷静,绝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功亏一篑。

透过窗户观察着里面的情况,只见王勇刚和那名男子坐在角落里。

头凑得很近,小声交谈着。

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时不时警惕地看向四周。

陈俊辉不敢贸然靠近,只能努力捕捉他们的表情和动作。

王勇刚皱着眉头,神色严肃,脸上的肌肉紧绷。

透露出一种紧张和焦虑。

那名男子则不停地比划着,脸上满是焦急。

双手在空中挥舞,仿佛在诉说着一件十分紧迫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两人起身离开。

陈俊辉立刻跟了上去。

他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距离,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猎手。

既不能跟丢猎物,又不能让猎物察觉到危险。

他时而混入人群,随着人群的流动巧妙地隐藏自己的行踪。

眼睛始终紧紧盯着前方的目标。

时而躲在街边的电线杆或汽车后面,利用这些物体作为掩护。

稍微调整一下呼吸,确保自己不会被发现。

在跟踪的过程中,陈俊辉发现他们的路线十分曲折。

时而拐进狭窄的小巷,时而在繁华的街道中穿梭。

仿佛在刻意躲避着什么。

这更加坚定了陈俊辉的猜测,他们一定在谋划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终于,两人走进了一栋废弃的工厂。

陈俊辉小心翼翼地靠近,躲在工厂的围墙外。

听到里面传来隐隐约约的争吵声。

他屏住呼吸,努力倾听他们的对话。

只听到王勇刚愤怒地说道:“事情都快败露了,你到底打算怎么办?”

另一个男子带着哭腔回应:“我也没想到会这样。

我已经尽力销毁证据了,可他们还是追得这么紧。”

陈俊辉心中一喜,他知道自己找到了关键线索。

于是悄悄拿出手机,开启了录音模式。

为了听得更清楚。

陈俊辉小心翼翼地绕到工厂的另一侧。

那里有一扇破窗户,声音从那里传出来更加清晰。

他蹲在窗户下面仔细倾听。

只听到王勇刚又说:“高老板说了,要是这次顶不住。

大家都没好果子吃。”

另一个男子说:“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他们肯定还会继续查的。”

王勇刚沉默了一会儿,说:“先躲一段时间,等风头过去了再说。”

陈俊辉听到这里,心想绝不能让他们逃走。

他悄悄地退回到围墙外,迅速给赵长天发了一条信息。

告知他自己的位置和听到的内容,请求支援。

然后,他继续守在工厂外面,眼睛紧紧盯着工厂的大门。

一刻也不敢松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陈俊辉的双腿因为长时间蹲守而变得麻木。

他不得不悄悄地变换姿势。

就在他稍微活动一下腿部的时候。

不小心踢到了一块石头。

石头滚动的声音在寂静的工厂外显得格外刺耳。

陈俊辉心中一惊,立刻屏住呼吸,眼睛死死地盯着工厂大门。

他的身体紧绷,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

过了一会儿,看到没有动静,他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为了防止再次出现意外,他更加小心翼翼。

连呼吸都尽量放轻。

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慢放,生怕发出一丝声响。

与此同时,苏婉晴坐在办公桌前。

将手机放在一旁显眼的位置,随时准备接听技术专家的电话。

相关资料已经发给技术专家。

鉴定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她的电脑屏幕上打开着各种法律文件和证据资料,页面不断切换。

旁边堆满了关于合同审查的笔记。

这些笔记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还有各种标记和箭头。

记录着她对每一份合同的深入分析和思考。

她拿起一份孙耀祖公司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

纸张在她手中发出轻微的声响。

她逐字逐句地审查起来。

她的眼神专注而锐利,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

剖析着合同中的每一个条款。

她发现合同中一些关于价格和交付方式的条款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

价格明显高于市场正常水平,交付方式也极为复杂。

这很可能是他们进行利益输送的手段。

她将这些疑点一一记录下来,每一个字都写得工工整整。

字迹清秀而有力。

然后继续深入研究,试图找出更多能够证明腐败行为的证据。

她仔细查阅相关的商业法规和行业标准。

对比其他类似合同的条款。

发现这份合同中的异常之处并非偶然。

她顺着合同中的线索,开始调查供应商的背景和资质。

发现这家供应商的实际控制人,与孙耀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她进一步查阅公司的财务报表和交易记录。

发现了更多与这份合同相关的可疑资金流动。

苏婉晴的心中涌起一股兴奋之情。

她将这些发现整理成详细的报告。

每一个细节都阐述得清晰明了。

为后续的法律行动提供有力的支持。

她决定从合同的签署流程入手。

调查这份合同是否经过了正常的审批程序。

她联系了孙耀祖关联公司的内部人员。

通过耐心的沟通和说服。

终于获得了一些关于合同签署过程的信息。

原来,这份合同的签署跳过了多个关键的审批环节。

直接由公司负责人和供应商的代表私下敲定。

而公司负责人应该执行的是孙耀祖的命令。

苏婉晴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大的违规行为。

她将这一发现也记录在报告中。

此时,她的手机突然响起。

是技术专家打来的电话。

她赶紧接听,期待着证据核实工作能有新的进展。

技术专家在电话中告诉她,经过仔细鉴定。

之前提供的一些电子证据存在部分篡改的痕迹。

但关键部分依然具有法律效力。

苏婉晴心中一紧,她知道这意味着案件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

她向技术专家详细询问了——

哪些部分被篡改以及可能的篡改方式。

同时要求专家出具详细的鉴定报告。

挂了电话后,苏婉晴陷入了沉思。

她意识到腐败分子已经开始有所行动,试图破坏证据。

她决定加快调查进度。

同时加强与技术专家的沟通,确保每一份证据都经得起考验。

她重新梳理了之前的调查思路。

从合同的履行情况入手。

调查供应商是否按照合同约定提供了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她通过调查物流记录、产品验收报告等资料——

发现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严重不达标。

而且交付时间也远远超出了合同规定。

这进一步证明了这份合同的不合理性。

她深入调查物流记录。

发现货物运输路线存在多处不合理的绕路情况,。

这很可能是为了掩盖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她又仔细研究产品验收报告。

发现报告中的一些数据存在明显的造假痕迹。

验收人员的签名也有模仿的嫌疑。

苏婉晴将这些新发现整理成文档。

每一个发现都附上了详细的证据截图和说明。

为案件的调查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