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6章 双向救赎(13)(2 / 2)
他甚至还用威胁和恐吓的手段,让顾宏不敢有任何反抗或抱怨,在人前却一副很看重顾宏的样子,让顾宏有苦说不出。
但凡他说出来,那就是忘恩负义。
顾宏被王教授压得喘不过气来,但他却没有办法摆脱这个“恩赐”。
因为他要读博,导师就是一切。
如果没有导师的支持和认可,他就无法毕业,无法留下来工作,无法让自己的父母满意。
他只能忍气吞声,继续忍受王教授的折磨。
但是,这只是王教授给顾宏的第一个“恩赐”。
还有更可怕、更残酷、更致命的“恩赐”等着他……
顾宏虽然在生活上被王教授压得喘不过气来,但他在学术上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
他努力学习,积极研究,甚至还拿到了一个很好的实习机会。
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赢得一些学术上的成就和荣誉。
IScA投稿截止前一周,顾宏熬了三个通宵。
他的创新算法已经调试了上百次,但准确率始终差0.3个百分点。
“用这个。”
王教授突然扔给他一个U盘,“里面有组里未公开的数据。”
顾宏如获至宝。
那些数据完美填补了他模型的缺陷,论文质量瞬间提升。
投稿当晚,王教授罕见地请他吃了顿日料。
“放心。”王教授给他斟了杯清酒,“审稿人是我老朋友。”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一个月前,他终于完成了一篇论文,并投稿到了计算机领域最顶级的会议IScA。
这对于任何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生来说,都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成就。
顾宏非常高兴,他以为自己终于可以从王教授的阴影中走出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价值。
他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毕业了,可以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了。
然而,那时候的他并不知道,这篇论文其实是一个陷阱。
一个让他无法摆脱、无法挽回、无法原谅的陷阱。
这篇论文其实是王教授给他的第二个“恩赐”。
一个让他名誉扫地、生不如死的“恩赐”。
因为,这篇论文并不是完全出自顾宏之手,而是王教授在背后搞了鬼。
王教授利用自己在学术圈的人脉和影响力,偷偷地把一些其他作者未发表的论文资料给了顾宏,并让他参考和引用。
顾宏并不知道这些资料的来源和真相,只以为是王教授给他提供的帮助和指导,他信任地按照王教授的要求写了论文,并投稿出去。
王教授也利用自己在审稿委员会中的关系,让顾宏的论文顺利通过了审核,并被选中发表。
他表面上对顾宏表示了赞赏和鼓励,实际上却是在暗中窃笑。
因为他知道,这篇论文一旦被发表出去,就会被其他作者发现抄袭和造假。
到时候,顾宏就会被指责为学术不端,被取消毕业资格,被开除出学校,被禁止从事计算机行业。
而王教授则可以推卸责任,说自己只是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并不知道顾宏会抄袭和造假。
他还可以借此机会把顾宏的成果据为己有,提高自己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声誉。
两个月后录用通知发来时,顾宏正在帮王教授遛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