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另找他途(2 / 2)
因为像孙哥这样虽然要好,可也不能老是依赖他的个人帮忙。否则以后再要帮忙就没那么方便了,而且长久也不是办法。否则我直接想办法调去行动技术部门岂不是更方便。
于是我先和王队长进行了沟通交流,我告诉她目前我们公安的查询系统又多又杂,关键是因为数据库不同,许多信息还不一致。我们要确定,还得人为的去甄别。
因此我提出把一些查询系统整合在一个平台里面,甚至我们自己去收集数据库资源,利用现在的一些数据库技术做自己方便的信息搜索引擎。
我们只要数据足够丰富,犯罪分子是绝对逃不出我们编织的信息网。只要确定了他所犯的事情,又知道了他的活动范围,我们要抓他就是手到擒来了。
王队长支持我的看法,她把我叫去和盛队长进行一起商量。我把我的想法说了,并告诉她们我做的先后顺序。
由于我对计算机的编程并不了解,而且我们接触的许多信息化事关个人隐私。因此盛队长认为这件事非得局里领导点头不可,而且这些软件外包给外面的软件公司,要是不可靠我们到时候反而面对更大的职业风险。
我于是只好耐下心来,等盛队长做局里领导的思想工作。而我的任务就是利用现有的资源,再打几个漂亮仗,再好好提升一下我们的地位,这样我们的体系建设才更有被领导重视的可能。
有了这些压力,我又得想办法找线索破案。这时候,我发现我不能只是在这些逃犯库里打转转,因为我找了一圈的逃犯信息,好些逃犯信息非常模糊。如果要查证,我非得走南闯北的查证不可,这是局里的现状所不允许的。
我去找过孙哥,他给我推荐了一个叫无线电定向测位的俱乐部。里面都是一些无线电方面的发烧友,我正好可以向他们学习一些无线电的知识。
还有就是他告诉我,我们现在的监控探头正在大力建设,探头的密集度也在迅速提升。
可是怎么来利用这些监控信息,目前还很原始。大部分是作为案件取证的补充,比如哪里发生了案件,我们公安部门就把监控去拷贝过来,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但监控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它的用途我们还是可以好好开发的。因为监控信息越来越多,怎么去使用这些信息却是目前研究的人不多。他建议我可以在这上面下功夫,说不定可以吃到许多红利。
我当然也听进去了,于是我把我们每天发的案件都仔细的浏览过去。凡是有监控条件的案件都摘出来,再去联系发案地派出所,问他们有没有对监控信息进行调取。
如果调取了监控就问派出所要,如果没有我就自己拿上介绍信去调监控。拿来监控就一点点摸索着看,一开始就是看犯罪嫌疑人的人脸,后来通过监控上的其他信息去找线索。因为我发现只通过人脸,我很难判断这个犯罪嫌疑人信息,毕竟这时候还没有人脸识别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