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影帝:我谢谢你哦 > 第八百六十八章 本地帮派

第八百六十八章 本地帮派(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位李小牧先生,是80年代末的岛国自费留学生。

后因生活所迫,开启了在歌舞伎町的案内人生活。

所谓的案内人,就是“龟公”或者“皮条客”。

02年,这位出了一本名为《歌舞伎町案内人》的自传式,成功登上了岛国书籍畅销榜。

所以,他不光是歌舞伎町最知名的案内人,还是全岛国最出名的案内人。

干这活的,少不了和帮派,富商,各类三教九流打交道。

所以在此地挺有身份。

尔冬生已经提前与这位接触过,李小牧先生答应会帮忙打招呼,方便剧组之后在歌舞伎町取景。

《新宿事件》这部戏的故事,讲的是一位东北农民,前往岛国打黑工,同时寻找自己身为战后遗留民的青梅竹马。

最终主角发现,青梅竹马成了当地帮派老大的女人。

而他则结识了一位当地的华夏人妈妈桑,并卷入了当地的帮派斗争。

大致是这么一个故事。

其中这俩女人的原型,都来自于李小牧。

他曾经有过一位波兰裔大洋马女友,后来跟黑帮跑了。

而他的第六任妻子,则是一家歌舞伎町附近湖南菜馆的老板娘,同时也干着妈妈桑的活。

对,这老哥结过六次婚。

而且其中三次还是和同一个人……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词好似就是为他定制的。

这位的人生履历之丰富,不写书都对不起自己。

不过他只是片子原型的一半。

另一半……张远看向了一旁面带笑容的黑道大哥。

翻译说了,这位先生来自岛国最大帮派,山口组。

岛国一共三大组织,山口组,住吉会和稻川会。

这仨的正式成员数量全都破万!

宝岛三大帮派的组织架构,人员装扮,都参考了岛国帮派。

在东京,这仨组织各有地盘。

北面和东面是住吉会的地盘。

西面是稻川会的地头。

中间这一代则是最出名,最老牌的组织,山口组的大本营。

山口组其实就是青帮出身,最早是混码头的。

坐对面这位还和辰龙打招呼,说自己老大没法亲自前来欢迎,很失礼。

因为老大筱田进去了……判了6年。

全华夏,上上下下的人捆一块,都找不出第二个来岛国能惊动山口组,如此正式迎接的。

什么叫国际巨星!

就刚才那架势,整齐划一的欢迎仪式。

张远看了都想说一句。

“本地的帮派太有礼貌了!”

辰龙在岛国的人气,真不是盖的,那可是全民偶像级别。

“脱!”山口组大佬一声令下,两旁的大汉撩开上衣。

肥硕的肚腩上,出现了清晰的辰龙纹身。

还跟着肥肉晃悠呢。

龙叔的表情很尴尬……

“远桑,哇嘞哇卡诺娇……”大佬还操着日语对他说了句。

翻译清了清嗓子,有些尴尬。

他还没翻,张远已经听懂了。

之前来拍《头文字D》时,薅了不少日语属性的。

大佬说自己的女朋友很喜欢他……

他想问但不敢问,是哪种喜欢?

“多谢。”只好一本正经的问道。

范氷氷在旁憋笑,心说你也有怕的时候啊?

其实还是沾龙叔的光,《尖峰时刻3》在岛国卖的不错,连带着他也在当地攒了波人气。

为什么会出现“辰龙所到之处,黑帮竭诚欢迎”这种情况呢?

那就得说这片子的另一半原型,怒罗权!

怒罗权是一个兴起与80年代的岛国帮派。

这仨字,源自与岛国语“龙”,既“Dragon”的发音。

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组织成员,多位岛国的遗留民二代。

也就是战争年代,被遗弃在华夏的岛国孤儿。

他们在大陆不被当做华夏人,回到岛国又被视为“杂种”,被社会广泛嫌弃和抛弃。

因此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专门与当地岛国黑帮作对的犯罪组织。

再加上8,90年代,大量黑工进入岛国赚钱,又形成了各类以华人为主的帮派。

巅峰期,甚至影响到了当地三大组织的统治。

更是曾爆出著名的“青龙刀”事件。

在歌舞伎町的一家名为“快活林”的餐馆内。

魔都帮的人,雇佣一位黑工,持刀砍杀了数名帝都帮的成员。

所谓的青龙刀,就是类似朴刀的那种大刀,刀柄护手有龙纹装饰。

这种大刀别说劈人,小点的树都能一刀砍了。

结果可想而知。

闹完这一通,现场就跟到了帝都的著名卤煮店小肠陈一样。

满地都是下水……

青龙刀事件在岛国非常出名。

被大量影视作品改编。

岛国著名系列游戏,《如龙》,就是以此为原型拓展开发的。

这一事件因为太过惨烈,导致十几人受伤,数人惨死,引起了警方关注和一系列的整顿行动。

甚至改变了岛国的黑帮格局。

因此,山口组一听辰龙要来自己的地头取景,拍的还是这个内容,可来劲了!

恨不得倒贴。

张远听着李小牧和大佬聊八九十年代的黑工现象,给龙叔提供素材,心中颇为感叹。

谁家好人愿意成黑工啊。

那年头为啥那么多人愿意来岛国当牛做马?

当时国内普通人的月薪才十几块到几十块华夏币。

但李小牧当皮条客,一个小时的小费,就有1000日元!

按照当年汇率,相当于20块华夏币。

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赚国内普通人一年的工资!

那些来打黑工的人,干着搬垃圾,扛尸体,清理下水道这些岛国人不愿意干的工作。

哪怕因为没正规身份要被中介克扣,一天也能赚8000到1万日元。

辛苦一年,能回家盖楼。

辛苦三年,能回家经商。

所以那年头多的是去海外打黑工的穷人。

说到底还是没钱和赚钱。

至于没有护照。

要啥护照,妈祖认可了就成。

坐船就出海,到地儿就开工。

前天张远刚和老韩约饭的俏江南,人家的老板张兰,不就老被人嘲笑扛过死人。

其实这是污蔑,她没扛过死人,但扛过死猪。

老姐早年去加拿大打黑工,在冷库干过搬运。

两年攒了2万美金,靠着这资本,才回国建立了俏江南的原型,阿兰酒家。

尔冬生能想到拍黑工和黑帮的故事,以此取材,关注特殊群体,这个想法是不错。

但张远却眉头紧锁。

“你也别难过,都是过去的事。”

“现在咱们国家的人不这样了。”范氷氷见状,在旁劝着。

觉得他是听到早期华人的惨状,心生怜悯。

范氷氷还挺感动,心想他蛮慈悲,能共情,良心不错。

开锁之后,有了这层关系,她看张远,总往好处想。

女人都是这样的。

但张远皱眉不展,并不是因为慈悲。

虽然他的确觉得当年的人挺辛苦。

但这都是个人选择,不分对错,他也没有褒贬指摘的意思。

他愁,是因为龙叔非常热情,显然想让他参与这个项目。

可张远却并不想参演这部作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